2021年中國科學院年度感動人物——李恒

李恒:“90后”植物學家 擇一事而終一生

[video:“90后”植物學家李恒5分鐘版(有字幕)]
  李恒,女,漢族,1929年3月生,九三學社社員,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。曾獲云南省特級勞模、全國三八紅旗手、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、全國九三楷模、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等,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。第三世界女科學家組織成員,《Flora of China》《中國植物志》《云南植物志》《西藏植物志》《中華大典生物典》等多部大型綜合志書類編委。
  李恒長年奔走于高黎貢山等邊陲大山,耕耘于植物王國,致力于科技扶貧,坐得住冷板凳、耐得住寂寞,敬業執著、勇毅堅強,鮐背之年仍然堅守在科研一線,展現了老一輩科學家與時俱進、無私奉獻的時代風采。
  癡迷科學,成果豐碩。高黎貢山和獨龍江峽谷是我國面向南亞的重要生態安全屏障,被列為全球34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。30年間,李恒先后20余次帶隊深入高山峽谷開展大型綜合科學考察,經歷過身患瘧疾、摔下馬背造成3根肋骨骨折等險情,卻始終堅持不放棄不松勁。通過長期考察,基本摸清了高黎貢山和獨龍江的植物種類,出版了一系列專著,為這一地區植物多樣性保護、植物資源開發與利用及中緬跨境地區“一帶一路”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資料和技術支撐。我國有26屬181種天南星科植物,李恒發現并命名41種,榮獲國際天南星植物學會最高獎——H. W. Schott獎。
  心系藥農,科技扶貧。重樓是重要的藥用植物,是云南白藥的主要成分,由于其商業用量已遠遠超過野生資源的蘊藏量,野生資源一直處于瀕臨滅絕狀態。二十世紀80年代,李恒帶領團隊對重樓屬植物開展綜合研究,致力解決野生重樓資源枯竭問題。她心系貧困山區的老百姓,堅持科技助力脫貧,年過八旬仍多次前往云南怒江等偏遠山區舉辦知識講座,指導農民解決種植重樓技術問題;她獨創的重樓人工授粉技術,可以顯著提高種子產量。由于李恒多年來在云南、湖北、湖南等地山區推動重樓種植產業發展,山區群眾親切地稱她為“重樓奶奶”。
  “擇一事而終一生”,是李恒的座右銘。已經92歲高齡的李恒,仍然堅持學習新知識、新技術,鑒定植物標本,解決重樓種植技術問題,發現更多未知植物種類,為獨龍江和高黎貢山發展出謀劃策。

  理想讓人前行不止,堅守讓人心無旁騖,學習讓人永葆青春。也許這些并不足以反映李恒的全部,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從她因熱愛而執著,因執著而卓越的事跡中,學習她沉迷于平凡卻不簡單的精神生活。 

 

 

 

1990年在獨龍江科考

 

1990年在獨龍江科考中整理標本

 

1990年在獨龍江科考

 

2017年5月在湖北竹溪指導重樓種植

 

2019年9月在云南騰沖考察重樓種植

 

李恒與助手李嶸研究員討論工作

 

 

′中国女人A级毛片,一级A片一级毛片一级avy,国产精品无码亚洲网